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作者:郑青文 时间:2019-07-10 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以载道,文以传情,文以植德,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出更多同我们这个新时代相匹配的文化精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这一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明确了新时代文艺工作的宗旨和方向。

一部波澜壮阔的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持续推进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历史。马克思深刻指出,一个人除了“纯粹身体的界限之外”,“必须有时间满足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这些需要的范围和数量由一般的文化状况决定”。从根本上讲,物质文明的发展会对精神文明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经济的多元化会促生文化生活的多样化,同时精神文明的发展又会成为物质文明建设的动力。只有把精神文明建设好,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文化供给已经从先前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转化为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用高质量的文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一是全面精准把握群众需求。宣传思想工作构筑的是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应随着群众需求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近年来,传统的“单位体制”发生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两新”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新型业态人群快速增长,不同代际、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的群体提出了千差万别的精神文化需求。面对新形势新期待,如果再沿用过去那种大水漫灌的工作方式,工作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必须积极利用好大数据、移动终端、人工智能等先进手段,分析掌握不同群体的思想实际和文化需求,从而有的放矢地提供个性化服务。但满足需求不等于不问是非、不管美丑地一味迎合,被市场和经济利益牵着鼻子走。要在满足需求中引导需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文化产品创造和文化服务提供全过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弘扬中国精神。要坚持动态跟踪,紧密掌握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新趋势新要求,及时推出有吸引力号召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要树立精品意识,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想方设法增加有效供给,坚决调整减少无效供给,在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

二是聚焦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是衡量一个时代文艺成就的根本标尺。这些年,我国文艺创作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但是能够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还不够多。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眼界空前开阔,欣赏品位和水平日益提高,对文艺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水准、语言风格等都提出了很高要求,看待作品的眼光更加“苛刻”。创造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实现从“高原”向“高峰”迈进,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以对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用心用情用功抒写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创新实践和发展奇迹,抒写13亿多人民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展现新时代新气象新风貌,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是引领性工程,在深入实施进程中要把提高组织化程度与调动文艺工作者主动性创造性结合起来,把尊重艺术规律与强化跟踪指导结合起来,把培养骨干队伍与打造优秀作品结合起来,推动形成文艺精品竞现、名家大师辈出的生动局面。

三是着力培育健康文艺生态。清朗的文艺生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环境基础和氛围条件。文艺生态的形成,受到社会主流价值和重大技术变迁的深刻影响。近些年,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总体保持了向上向好态势,但由于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多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虚无历史、泛娱乐化、泛物质化的错误文艺创作思潮不时泛起,一些低俗、庸俗、媚俗的现象不时出现,误导着大众的思想和审美。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端正创作思想,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陶冶情操、温润心灵、引领风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信息已经无处不在,“连接一切”正在成为一种不容回避的“社会操作系统”,互动化、分众化、多频率、即时性等特征使得当前文艺创作生态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等在满足青年受众需求的过程中获得了蓬勃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辩证看待全媒体时代的进与退、守与变,趋利避害、加强引导,完善法规制度,强化行业自律,净化网络文艺生态。

四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解决制约我国文化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根本上要靠改革发力。近些年,我们加大文化扶贫力度,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层文化建设不足的状况明显改善,群众普遍反映良好。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一些面向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错位,城乡、区域文化资源投放不平衡,一些文化设施使用效能不高,等等。必须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提高覆盖面和适用性,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大餐。与经济发展同步,我国文化产业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文化市场繁荣,文化产品琳琅满目。但产业结构不合理、创造力不强、知名品牌不多等弱项,与技术融合不深、新型文化业态数量质量有待提升、可持续发展难度大等不足制约着我国文化产业提质增效。现实迫切要求我们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在做强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培育前沿文化业态和消费模式、利用最新技术成果上下更大功夫,不断提升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和供给能力。要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突出便民利民的文化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黏合度、吸引力,更好地巩固基层宣传阵地、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

电话:0533-8407069  招生咨询:0533-8407001 邮编:256414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张北路69号
版权所有 ©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鲁公网安备37039002000107号   鲁ICP备05020448号